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佳河镇生态工业园二号路
网址:
www.nob-art.com
手机:
137 9021 3639
电话:
0521-6635 298
邮箱:
13790213639@163.com
时间: 2024-01-18 18:32:13 作者: 鲍勃体育综合平台
7月初,来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锦屏镇山冲村的灵芝种植基地——浙江大学山冲“云景芝谷”生态灵芝食药用菌产业园,只见种植大棚内的白色覆膜上,一株株碗口大的灵芝犹如一朵朵镶着白边的花伞,上面附着咖啡色的微小粉末,长势喜人,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山冲村村民叶廷钦正忙碌地将薄膜清洗、固定,再小心翼翼地为一垄垄灵芝盖上无纺布。“要抓紧时间,第二批灵芝马上要到喷粉期了。”叶廷钦说,一定要尽快完成覆膜盖布,以防止灵芝孢子粉逸散,方便后期收集。
在人们印象中,灵芝大多生长在深山密林或悬崖峭壁上,平时难得一见。但在山冲村的种植大棚内,形态万千的灵芝却是随处可见。2021年,依托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山冲村培育起灵芝这一具有高原特色的食药用菌生态产业,并尝试推广种植。
曾经的叶廷钦怎么也不会想到,空气中漂浮的咖啡色粉尘——灵芝孢子粉,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的致富“金粉”。
“之前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为生,产业附加值不够高,收入十分微薄,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叶廷钦说,“自从村里发展起了灵芝产业,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现在想想,我们村真是沾上灵芝的光了!”
灵芝生长环境较为苛刻,生长湿度及所处环境和温度都需严控,还需经常通风以确保新鲜空气循环流通。据了解,山冲村位于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延伸段,漫笼河和文果河自上而下经村流过,周围1.5千米内无污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凉同步,非常适宜灵芝生长。在优质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借助灵芝产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新“翅膀”,成为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思考和实践的核心命题。
据了解,2013年以来,定点帮扶景东县的浙大专家团队在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鉴定野生灵芝菌株种质资源25株,浙江大学教授陈再鸣更是带领专家团队成功驯化培育了“景芝1号”高产孢子粉优良品种,并实现产业化,为打造富有生态特色的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奠定了基础。
2021年6月,“浙江大学—景东县山冲村乡村振兴创新示范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由浙江大学与景东县共同启动,并于同年10月揭牌。试验区以“菌种驯化、专利植入、体系建设”的“三位一体”科学研究平台为核心,设计并建设灵活可移动的实验室,建成“浙江大学—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实验室)”。
“去年,合作社栽培灵芝3万余椴,年产量1吨左右。”据浙江大学援滇干部、山冲村驻村第一党组织书记戴伟顺介绍,近年来,浙江大学充分的发挥产学研优势,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灵芝培育,吸引了合作社在山冲村建立灵芝种植基地。叶廷钦就是被吸引到山冲村发展灵芝种植的合作社负责人之一。
“有专业团队在这,我们心里也有底气。去年,在陈教授团队的带动下,我拉上村里其他两个人一起注册了这个合作社,在山冲村种起了灵芝。”叶廷钦说,“合作社负责种植,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
据戴伟顺介绍,灵芝种植基地一期项目共流转村民土地35亩,用以建设灵芝标准化设施栽培大棚。“今年合作社又自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大棚,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智慧化种植,棚内可自动控温控湿,在栽培过程中,灵芝不用每株套袋,仅需在地面铺一层保护膜,喷粉时统一收集即可。”戴伟顺说,大棚里还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远在浙江的陈再鸣教授团队能通过该系统随时查看灵芝的生长情况,并就种植技术对合作社进行远程指导。
此外,为保证灵芝种植品质,陈再鸣教授团队还以生产高品质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为目标,专门制定、实施了灵芝生态栽培作业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自主研发灵芝破壁孢子粉等3款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同时,运用质量追溯、检测等两个体系,依托“‘芝’慧平台”云端管理,使产品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国家药典标准,为品质打造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统计,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已累计在景东县推广生态灵芝栽培45万段,年产灵芝30吨左右,灵芝孢子粉30吨,景东县灵芝在云南灵芝产业中位列首位。
种出的灵芝销往何处?戴伟顺介绍,灵芝在经过浙江大学校友建立的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深加工后,将统一包装销售。2021年,该公司孢子粉相关这类的产品销售收入突破600万元。
“通过成立并持续做强一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云景天芝’纯天然、高品质破壁灵芝孢子粉特色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戴伟顺说。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大约可产500公斤的孢子粉,做成产品大约是450公斤,1克“云景天芝”孢子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市场终端售价是8元左右,因此,灵芝相关全产业链亩产值保守来算约为300万元。
“我们先把合作社弄起来,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自愿来参与,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技术和菌种。”叶廷钦介绍,目前,村民通过灵芝产业已实现土地流转增收、就近务工增收和入股分红增收,“基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山冲村村民。务工方面,村民日均收入约为120元。”
据了解,山冲村已先后成立两个灵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带动村民用工11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益30余万元。下一步,还将继续通过村民委员会和合作社带动广大农民跟进,不断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围绕灵芝全产业链开展创新创业。
“日后,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的提高,亩产值还将大幅度的提高。”戴伟顺表示,灵芝产业的附加值很高,对于种植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基地种植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不错,后续也计划扩大生产,把相关种植经验复制推广到山冲村各小组以及其他适合种植灵芝的村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规模做大。
此外,在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山冲村还将进一步开发功能性灵芝生物饲料添加剂,积极拓展“灵芝牛”等高端畜产品,延伸“灵芝—畜牧—中草药”生态产业链,围绕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切实发挥带富机制,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从灵芝种植基地出发,沿着清澈溪流一路向上,来到一处高地,这里便是浙江大学立足于“企业—品牌—产业链—合作社—创新”的“五个一”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在山冲村规划的10公顷标准化基地——“云景芝谷”。
“整个‘云景芝谷’包括灵芝标准化栽培区、生态灵芝景观区、彩色水稻景观区以及浙大—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等点位。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集‘科技孵化、产品生产、生态观光、网络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科技观光园。”戴伟顺表示,他们在“云景芝谷”还成立了首席专家工作站,旨在发挥科普、直播、展示和培训等功能,同时以首席专家工作站为抓手,开播“陈教授说灵芝”智慧产业栏目和数字虚拟人+基地直播场景。
此外,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团队还通过前期在山冲村的调研,在全村业态功能、空间蓝图、文化融合等方面总结提炼,形成“一心一区,二廊二带,四组团”的空间规划格局和“山灵毓秀,福气冲融”的文化内涵,凸显“无量·天芝、彝乡·风情、民族·文旅、康养·旅居”特色。
“我们将通过‘一个展示窗口’加‘一系列文化活动’,试点‘数字乡村’布局,不断融合‘三个文化’,即浙大求是文化、景东彝族文化和中华灵芝文化。”戴伟顺说,“用‘品牌+文化’手段,促进‘云景天芝’品牌传播,展示乡村振兴创新成果,将山冲村建设成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未来山冲村还将借助旅游发展“东风”,开设灵芝种植生产科普研学游,游客来了之后可聆听有关灵芝产业的专业讲解;在指定区域按要求采摘林芝,收集孢子粉;沿着曼笼河漫步,品尝功能性灵芝生物饲料喂养的“灵芝猪”“灵芝牛”等美食;在生态灵芝景观区、彩色水稻景观区感受山乡美景,放松休闲。
让产业不断延伸,让美景不断增值。戴伟顺介绍,村里将进一步建成主题文化展示馆,持续开展“山榕芝话”等系列文化活动,为实现村域范围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村庄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有效支持。
人民网丽水7月12日电 (孙鹏)昨日,人民网浙江频道记者来到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示范基地,了解当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发展状况。 据悉,“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该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类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和吞食害虫等作用,这种生态循环系统大幅度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人民网台州7月9日电 (叶宾得)今天,台州市重大文旅项目、由华强方特集团和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台州方特·狂野大陆正式开园迎客。 据介绍,这是方特首座动漫科幻主题乐园,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0余亿元,设计年游客接待能力超过300万人次。该乐园集互动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为一体,以多个国内外优秀动漫IP为核心,打造了动漫小镇、狗熊岭、俑之城、浪漫庄园等主题区,将动漫中主角们生活的城镇“搬”到了现实之中。…
7月初,来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锦屏镇山冲村的灵芝种植基地——浙江大学山冲“云景芝谷”生态灵芝食药用菌产业园,只见种植大棚内的白色覆膜上,一株株碗口大的灵芝犹如一朵朵镶着白边的花伞,上面附着咖啡色的微小粉末,长势喜人,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山冲村村民叶廷钦正忙碌地将薄膜清洗、固定,再小心翼翼地为一垄垄灵芝盖上无纺布。“要抓紧时间,第二批灵芝马上要到喷粉期了。”叶廷钦说,一定要尽快完成覆膜盖布,以防止灵芝孢子粉逸散,方便后期收集。
在人们印象中,灵芝大多生长在深山密林或悬崖峭壁上,平时难得一见。但在山冲村的种植大棚内,形态万千的灵芝却是随处可见。2021年,依托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山冲村培育起灵芝这一具有高原特色的食药用菌生态产业,并尝试推广种植。
曾经的叶廷钦怎么也不会想到,空气中漂浮的咖啡色粉尘——灵芝孢子粉,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的致富“金粉”。
“之前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为生,产业附加值不够高,收入十分微薄,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叶廷钦说,“自从村里发展起了灵芝产业,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现在想想,我们村真是沾上灵芝的光了!”
灵芝生长环境较为苛刻,生长湿度及所处环境和温度都需严控,还需经常通风以确保新鲜空气循环流通。据了解,山冲村位于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延伸段,漫笼河和文果河自上而下经村流过,周围1.5千米内无污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凉同步,非常适宜灵芝生长。在优质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借助灵芝产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新“翅膀”,成为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思考和实践的核心命题。
据了解,2013年以来,定点帮扶景东县的浙大专家团队在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鉴定野生灵芝菌株种质资源25株,浙江大学教授陈再鸣更是带领专家团队成功驯化培育了“景芝1号”高产孢子粉优良品种,并实现产业化,为打造富有生态特色的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奠定了基础。
2021年6月,“浙江大学—景东县山冲村乡村振兴创新示范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由浙江大学与景东县共同启动,并于同年10月揭牌。试验区以“菌种驯化、专利植入、体系建设”的“三位一体”科学研究平台为核心,设计并建设灵活可移动的实验室,建成“浙江大学—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实验室)”。
“去年,合作社栽培灵芝3万余椴,年产量1吨左右。”据浙江大学援滇干部、山冲村驻村第一党组织书记戴伟顺介绍,近年来,浙江大学充分的发挥产学研优势,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灵芝培育,吸引了合作社在山冲村建立灵芝种植基地。叶廷钦就是被吸引到山冲村发展灵芝种植的合作社负责人之一。
“有专业团队在这,我们心里也有底气。去年,在陈教授团队的带动下,我拉上村里其他两个人一起注册了这个合作社,在山冲村种起了灵芝。”叶廷钦说,“合作社负责种植,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提供技术。”
据戴伟顺介绍,灵芝种植基地一期项目共流转村民土地35亩,用以建设灵芝标准化设施栽培大棚。“今年合作社又自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大棚,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智慧化种植,棚内可自动控温控湿,在栽培过程中,灵芝不用每株套袋,仅需在地面铺一层保护膜,喷粉时统一收集即可。”戴伟顺说,大棚里还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远在浙江的陈再鸣教授团队能通过该系统随时查看灵芝的生长情况,并就种植技术对合作社进行远程指导。
此外,为保证灵芝种植品质,陈再鸣教授团队还以生产高品质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为目标,专门制定、实施了灵芝生态栽培作业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自主研发灵芝破壁孢子粉等3款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同时,运用质量追溯、检测等两个体系,依托“‘芝’慧平台”云端管理,使产品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国家药典标准,为品质打造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统计,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已累计在景东县推广生态灵芝栽培45万段,年产灵芝30吨左右,灵芝孢子粉30吨,景东县灵芝在云南灵芝产业中位列首位。
种出的灵芝销往何处?戴伟顺介绍,灵芝在经过浙江大学校友建立的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深加工后,将统一包装销售。2021年,该公司孢子粉相关这类的产品销售收入突破600万元。
“通过成立并持续做强一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云景天芝’纯天然、高品质破壁灵芝孢子粉特色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戴伟顺说。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大约可产500公斤的孢子粉,做成产品大约是450公斤,1克“云景天芝”孢子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市场终端售价是8元左右,因此,灵芝相关全产业链亩产值保守来算约为300万元。
“我们先把合作社弄起来,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自愿来参与,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技术和菌种。”叶廷钦介绍,目前,村民通过灵芝产业已实现土地流转增收、就近务工增收和入股分红增收,“基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山冲村村民。务工方面,村民日均收入约为120元。”
据了解,山冲村已先后成立两个灵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带动村民用工11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益30余万元。下一步,还将继续通过村民委员会和合作社带动广大农民跟进,不断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围绕灵芝全产业链开展创新创业。
“日后,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的提高,亩产值还将大幅度的提高。”戴伟顺表示,灵芝产业的附加值很高,对于种植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基地种植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不错,后续也计划扩大生产,把相关种植经验复制推广到山冲村各小组以及其他适合种植灵芝的村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规模做大。
此外,在浙江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山冲村还将进一步开发功能性灵芝生物饲料添加剂,积极拓展“灵芝牛”等高端畜产品,延伸“灵芝—畜牧—中草药”生态产业链,围绕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切实发挥带富机制,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从灵芝种植基地出发,沿着清澈溪流一路向上,来到一处高地,这里便是浙江大学立足于“企业—品牌—产业链—合作社—创新”的“五个一”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在山冲村规划的10公顷标准化基地——“云景芝谷”。
“整个‘云景芝谷’包括灵芝标准化栽培区、生态灵芝景观区、彩色水稻景观区以及浙大—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等点位。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集‘科技孵化、产品生产、生态观光、网络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科技观光园。”戴伟顺表示,他们在“云景芝谷”还成立了首席专家工作站,旨在发挥科普、直播、展示和培训等功能,同时以首席专家工作站为抓手,开播“陈教授说灵芝”智慧产业栏目和数字虚拟人+基地直播场景。
此外,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团队还通过前期在山冲村的调研,在全村业态功能、空间蓝图、文化融合等方面总结提炼,形成“一心一区,二廊二带,四组团”的空间规划格局和“山灵毓秀,福气冲融”的文化内涵,凸显“无量·天芝、彝乡·风情、民族·文旅、康养·旅居”特色。
“我们将通过‘一个展示窗口’加‘一系列文化活动’,试点‘数字乡村’布局,不断融合‘三个文化’,即浙大求是文化、景东彝族文化和中华灵芝文化。”戴伟顺说,“用‘品牌+文化’手段,促进‘云景天芝’品牌传播,展示乡村振兴创新成果,将山冲村建设成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未来山冲村还将借助旅游发展“东风”,开设灵芝种植生产科普研学游,游客来了之后可聆听有关灵芝产业的专业讲解;在指定区域按要求采摘林芝,收集孢子粉;沿着曼笼河漫步,品尝功能性灵芝生物饲料喂养的“灵芝猪”“灵芝牛”等美食;在生态灵芝景观区、彩色水稻景观区感受山乡美景,放松休闲。
让产业不断延伸,让美景不断增值。戴伟顺介绍,村里将进一步建成主题文化展示馆,持续开展“山榕芝话”等系列文化活动,为实现村域范围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村庄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有效支持。
人民网丽水7月12日电 (孙鹏)昨日,人民网浙江频道记者来到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示范基地,了解当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发展状况。 据悉,“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该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类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和吞食害虫等作用,这种生态循环系统大幅度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人民网台州7月9日电 (叶宾得)今天,台州市重大文旅项目、由华强方特集团和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台州方特·狂野大陆正式开园迎客。 据介绍,这是方特首座动漫科幻主题乐园,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0余亿元,设计年游客接待能力超过300万人次。该乐园集互动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为一体,以多个国内外优秀动漫IP为核心,打造了动漫小镇、狗熊岭、俑之城、浪漫庄园等主题区,将动漫中主角们生活的城镇“搬”到了现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