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佳河镇生态工业园二号路
网址:
www.nob-art.com
手机:
137 9021 3639
电话:
0521-6635 298
邮箱:
13790213639@163.com
在一条连马都不愿前行的崎岖山路上,一位背夫身背一台洗衣机,翻过海拔4600多米的垭口,一步一步地走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家。多年前一部纪录片中的镜头,定格了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高原孤岛”——林芝市墨脱县的一代背夫的形象。
藏在大山里的墨脱,自古交通阻塞,物资奇缺。背夫和马帮曾是墨脱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全县上下需要的重要物资,从盐巴到粮食、从药品到课本,只能靠人背马驮。
但在过去的近十年中,背夫们逐渐从艰辛前行的山路中消失,如今已找不到他们的身影。这得益于当地飞速进步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益于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的发展成果。
出生于1974年的门巴族汉子单增江措来自墨脱县墨脱镇墨脱村,是三兄弟里的老大。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差,他12岁就开始做背夫,没上过一天学。
由于没通公路,成群结队的背夫们需要翻越雪山,沿着羊肠小道走上四五天才能抵达距墨脱最近的城镇——米林县派镇(曾被称为“派区”)。路上,他们或者借宿村民搭的帐篷,或者睡在石头缝里。
在派镇,单增江措第一次见到宽阔的马路,第一次见到汽车、摩托车,第一次见到电视机。这与墨脱完全是两个世界。
单增江措曾为当地供销社背过日用百货,为建筑施工工地背过水泥、钢筋,重量由最初的一次60多斤增加至最多200斤。
他还曾把香肠、香烟和除草剂等背回墨脱零售。在派镇卖7元钱一斤的香肠,背回家就可以卖25元一斤。
单增江措用做背夫和零售货品攒下来的钱,先后买了水力发电机、收录机、电视机和洗衣机,并一一背回家。这台发电机直到后来当地水电站投入运营才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当背夫很辛苦,但我希望我家人也能像外面的人们一样,用上家用电器,过上好日子。”单增江措说。
因为交通不便,当地去市里读书的孩子只能跟大人一样跋涉数日去学校,得了重病的病人也只能用担架抬着或者肩扛的方式送往大医院。
现年59岁的墨脱县背崩乡背崩村村民向嘎至今记得,1986年,墨脱有人突发重疾,他和另外10多位背夫轮流背着病人去林芝市区就医。
“他的体重大概170斤以上,我只有120斤。每个人背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换人。但有一段路,我背了两个小时。”向嘎笑着说。
墨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加央说,那时候当地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突发重疾者或意外重伤者只能简易地处理后,转到林芝的大医院救治。由于转运时间长,曾有重伤者不幸在途中去世。
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多次投资修建通往墨脱的公路。但因地质结构较为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公路屡建屡毁。
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的墨脱公路终于贯通运营。墨脱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车辆和农用机械得以进入,孩子们可以乘车上学,病人也可以坐车去大医院,墨脱县人民医院还配备了救护车,肩挑背扛的时代成为历史。
加央说,随着交通的改善,医院引进了CT机等大型设备,现在市里大医院能做的检查基本都能在墨脱县完成,医疗条件大幅改善。
“2013年以前,医院门诊一天也就接待10来个病人。去年,我们的门诊量已超越3万人次。”加央说。
墨脱公路通车的第二年,大量建筑材料涌入墨脱,当地安居房建设真正开始启动。随后的几年,墨脱群众搬进新居,大部分建房费用由政府承担。
墨脱县委书记魏长旗说,公路的开通极大方便了墨脱人民的出行,保障了当地民生和建设需要的物资,充足的物资供应还平抑了物价,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去年5月,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全线贯通。待派墨公路通车运营后,林芝市区至墨脱县的公路里程将由原来的346公里缩至18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目前,墨脱县8个乡镇、46个行政村实现全部通车。
“墨脱曾被称为‘高原孤岛’,有人曾用四个字评价墨脱:穷、难、苦、旧。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对墨脱人来说很重要,也是墨脱人感触最深的一点。”魏长旗说。
他说,背夫是墨脱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个特殊职业,它的消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背夫们吃苦耐劳、穷则思变的进取精神,会一直伴随墨脱的乡村振兴之路。”
瞄准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会,单增江措买了一台挖掘机,把它租给建筑施工工地。他还建了一家民宿整租给工地,加上茶园的收入和边境补贴等,他家一年的收入超过10万元。2017年,单增江措作为致富带头人,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
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村民贡桑拉姆在采茶(2022年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墨脱县发展了茶叶种植、旅游、竹编等产业,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9年底,包括墨脱在内的西藏自治区整体实现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得益于教育条件的改善,单增江措的四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其中有一个还参了军。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22年6月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西藏公路总里程已经从2012年底的6.52万公里增加至12.07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从5.32万公里增加到9.04万公里。全区所有县区和具备条件的501个乡镇、2295个建制村通客车。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慢慢地增加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