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佳河镇生态工业园二号路
网址:
www.nob-art.com
手机:
137 9021 3639
电话:
0521-6635 298
邮箱:
13790213639@163.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近日,印尼等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好处时,引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句话。在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之际,《环球时报》驻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记者调研、走访了一批“小而美”的项目,其中有的参与中资企业多年来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发展默默奉献,有的项目配合“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并填补了共建国家在一些领域的空白,还有的项目带动了中国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
安塔拉通讯社等多家印尼媒体近日对一家中资企业投产的管桩厂进行了追踪报道。今年9月,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投资兴建的大型管桩厂PT INDO KARYA BETON(简称IKB)真正开始启动,印尼公共工程和空间规划部长、中爪哇省代理省长等政要出席了开业仪式。从事岩土、地基与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浙江岩土公司2006年进军印尼市场,近10年来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在当地发展迅速,迄今已作为主力桩基单位完成了3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这中间还包括雅万高铁的5个标段、30多个电厂项目和许多镍铁、氧化铝、水泥厂项目。
新建管桩厂坐落在印尼中爪哇省三宝垄德马克县,年产能达150万米管桩。IKB管桩厂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数来源于当地供应商,本土化率达到70%。同时,管桩厂为中爪哇省职业学校或大专院校的240名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个“小而美”项目不仅帮助印尼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随之而来的中国优秀管理团队、高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也带动了当地的技术生产。
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总经理叶带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深入推动,中国和印尼在基建工程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这个大背景和大趋势为众多中国公司可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除了带来最先进的中国施工和生产技术、解决很多工程技术难题和填补高品质管桩的市场空白外,企业还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工程业主和产品使用方的高度肯定。据她介绍,公司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引进了价值5亿多元人民币的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促进了中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市的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行,近两年来受到海内外的特别关注。今年10月12日,中国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移交仪式举行。仪式上,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亲自敲响祈福铜锣。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除实施项目的成套建设内容外,还以2+5模式(即老挝籍教师赴昆明参加2年的教育能力培养和中方专家组赴老挝进行5年的教育技术合作服务)为老挝提供了亟需的铁道专业师资培训和体制建设。
《环球时报》记者在东南亚国家第一所铁道职业技术院校——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看到:几名铁道机车专业的学员正在实训中心学习电力机车驾驶,几名学员正在铁路货运实训室练习使用3D装卸车系统……记者从学院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该学院填补了老挝铁道专业方面技术教育的空白,在中国接受了培训的(第一批)40名老挝教师已真正开始授课。学院今年首次计划招生360人,但报名人数远远超出。未来3年学院将招收3个年级,学员共计1000人。学院除了为老中铁路提供人才外,还将成为未来建设老挝联接泰国、越南、柬埔寨各国铁路的人才基地。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南郊区的达舍尔甘地村,一片片池塘和河流形成密布的水系,一群孩子尽情地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玩耍。当地村民纳西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眼前的这条河是在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慢慢的变清澈的,别看这里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但过去河里老是散发着臭味,用河水洗澡身体会不舒服。
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不仅让村民开心,也得到了孟加拉国政府的高度赞赏。2017年8月1日,该项目正式开工,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总承包建设以及1年运维工作。在今年7月13日的项目竣工典礼上,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表示,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供水长期稳定至关重要。该污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亿升,将有效处理首都达卡多个地区的污水,使近500万城市居民受益。
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是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的一个项目,建成投运创造了多项“第一”:孟加拉国第一座也是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南亚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污水处理厂,也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工艺”技术和设备第一次在海外建成投运。
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该国土地肥沃,2/3以上的耕地种植水稻,怎么样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当地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问题。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到位于马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马义奇镇的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实地采访,当地青年凡尼鲁表示:“中国专家帮我们解决了水稻增产问题,这样‘小而美’的合作正使慢慢的变多的马达加斯加人从中受益,也让我们应对粮食危机和解决温饱问题越来越有保障!”
凡尼鲁来自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省份的一个乡村,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冯天宇。据凡尼鲁介绍,因为老家的水稻种植产量总是上不去,他很想有机会能学习中国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知道中国袁氏种业公司有援非项目后,他于2016年入职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干就是7年。马达加斯加政府对中方这一惠民生的合作项目很满意,为表示谢意和纪念,将中国帮着种植的杂交水稻图案印在该国最大面额的纸币上。
近一段时间,一系列“小而美”的项目也成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亮点。同样在农业领域,中方企业在巴引入辣椒、芝麻等新型经济作物的实验性种植,预期将帮助巴方提升在经济作物领域的出口份额。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古杰兰瓦拉地区,9月底至10月中旬是新一季油菜的播种期。许多当地农户选用了HC-021C型油菜种子。这是由中巴联合选育推广的杂交品种,自2022年试推广以来,得到当地的广泛好评。油坊主伊尔凡·贾维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型杂交品种的出油率有40%左右的提升,且菜籽油品质明显更高,得到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好评。”还有农户表示,新型油菜种子在抗热抗旱和应对本地病虫害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带来20%至30%的提产增收。
据中方合作企业武汉庆发禾盛统计,HC-021C型油菜种植地区已涵盖巴基斯坦国内各主要油菜产区,总种植培养面积超过60万亩。据该企业负责人周旭升介绍,看到今年新型油菜种子良好的销售情况,本地供应链各环节调高了对新一季油菜籽产量的预期。在产业链上游,巴方合作企业Evyol集团正推动建立菜籽油品质分级体系,以便解决巴基斯坦菜籽油出口领域鱼龙混杂、高品质油卖不出高价的困境。在产业链下游,由于新品种油菜籽芥酸、硫苷含量低,适合作为鸡饲料,古杰兰瓦拉周边地区的养鸡场、鸡饲料厂也积极联系当地油坊主,希望批量收购新品种油菜籽榨油后的渣料。
“无论是马达加斯加还是巴基斯坦,粮食安全都是关乎‘国之大者’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杂交水稻、新型油菜种和菌草项目等一批“小而美”项目近年来呈现出“影响大、范围广、收益丰”的特点,受到共建国家民众的欢迎。
习主席在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小而美的项目,是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
“通过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中老铁路配套的铁道技术培养和训练项目和亚吉铁路的吉布提鲁班工坊等项目,能够准确的看出‘大基建’和‘小而美’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小而美”项目能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是对未来的投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他认为,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后,“一带一路”国际实践更为丰富、立体、全面。近年来,“小而美”项目除聚焦可持续、惠民生外,还涵盖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在共建国家成功实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小而美”项目已成为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际媒体较为关注“小而美”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和直接受益情况。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分析认为,中国越来越倾向于为“小而美”项目提供高质量、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支持。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在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转向“小而美”项目》的文章中写道:“‘小而精’‘小而美’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流行语,它指的是以为资产金额来源、规模较小和更具针对性的项目。观察的人表示,随着北京将其标志性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重心转向‘小而美’项目,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些欧美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些国家开展的“小而美”项目包括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修建太阳能发电厂,或是在偏远地区修“可以通商的公路”,而这些项目与“一带一路”早期的大型公路和铁路等基建项目形成鲜明对比。文章援引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教授戴维·希恩的话说,“‘小而美’计划和项目强调绿色低碳发展、低成本,以及针对风险较低项目的资金承诺”。
相关学者还表示,相对于大基建项目,“小而美”属于低敏感合作领域,也是和发达国家、国际组织三方合作的重要突破口,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职业教育、农业技术、卫生医疗、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全球共识。
“与老百姓常说的‘高大上’项目不同,‘小而美’项目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政府机构、‘走出去’的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能参与。”王义桅强调,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呼吁所有市场参与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合署)也建立了相应的援外监督评估体系,这些针对项目的过程监测和影响评估是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国际化程度很高,参与企业要重视起来。
谈及让更多企业成功参与“小而美”项目,中国印尼浙江岩土公司总经理叶带凤建议:“企业和项目不论大小,只要顺应大的趋势,符合市场需求,用心合规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培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环球时报驻埃及、印尼、泰国、巴基斯坦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李培松 孙广勇 姚晓】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AI与数字化的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施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很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美国两个科研团队在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分别刊文称,他们首次让单个的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科学家已实现多个光量子比特超纠缠态的实验制备,让单个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有望为量子信息技术探讨研究带来新启发。
“我将以当选院士为新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倍加珍惜院士荣誉称号。过去三年,李殿中组织包括中国科学院7家研究机构在内的40余家行业单位和优势力量,成功突破高端轴承“卡脖子”技术难题。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区域,智能电子导盲犬“小西”便会缓缓启动,为视障人士带路;打开一些地图类App,选择无障碍模式,界面就会显示出沿途无障碍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和通过无障碍电梯上天桥的提示……一大批“黑科技”命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痛点,帮他们开启无障碍生活。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地需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清华大学获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已完工,具备实验条件。首批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纪录再次被打破:美国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达到48个,是此前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的10倍多。
6日,全球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油田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研究者、监管者、医生、患者,还有医学期刊,都将重视这些试验以及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6日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日前,相关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新能源产业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涵盖原料生产、装备制造、电站开发运营、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由谁来承担回收责任”,是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