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佳河镇生态工业园二号路
网址:
www.nob-art.com
手机:
137 9021 3639
电话:
0521-6635 298
邮箱:
13790213639@163.com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赢得广泛赞誉。2018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总结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战略擘画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千万工程”这张蓝图,习看得重、望得远、抓得实,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工作期间,习同志亲自制定“千万工程”的目标要求、实施原则、投入办法;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为实施“千万工程”指明了方向;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更紧密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一直关怀、指导“千万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浙江不断把“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不断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千万工程”从最初兴于一省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蝶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源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浙江把人居环境整治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千万工程”,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提供了先行先试样板。二是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变为现实。“千万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农业、低碳乡村发展,成为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样板和典范。三是为新时代“三农”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启迪。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其中都蕴含着“千万工程”的实践经验和宝贵启示。四是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千万工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五是促进农村地区变革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农村地区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
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方法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我们要深入总结“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一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以城乡统筹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极大地提升“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始终围绕总体目标推进“千万工程”,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拓展乡村治理内涵,实现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五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这为“千万工程”持续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新征程上,把“千万工程”的经验总结推广好,贯彻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过程,落实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一定能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